去年6月,桂平市吊裝了一座“馬踏飛燕”雕塑。近日有網友發(fā)帖稱,這個耗資40多萬元的雕塑,僅一個多月就被拆除。(5月14日廣西新聞網)
據悉,“馬踏飛燕”雕塑因馬頭大尾小,看上去像狗,所以被拆。從報道中配發(fā)的圖片看,該雕塑確實比例失調,不能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更難堪稱城市標志,拆除并無不可。
然而問題是,該雕塑耗資了40萬公帑。拆掉容易,一句話的事。可40萬公帑瞬間打了水漂,該誰買單?“崽賣爺田心不疼”,公共財力不能總是成為官員隨意決策的“學費”。
40萬的“馬踏飛燕”被拆了,卻無人為此攬責,當?shù)厣踔林匦略O計制作了一個比原來的大5倍的“馬踏飛燕”。在群眾眼里,40萬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可某些官員卻臉不紅心不跳,非但不承擔責任,反而拍拍腦袋再干。這是問責的缺失,而問責一旦遠離決策,“三拍”就會成為官員追求顯性政績的慣用手段。
“馬踏飛燕”可拆,但40萬公帑不可隨之消失。我們期待當?shù)貙εf的“馬踏飛燕”雕塑為何缺乏美感能給公眾一個交待。公共財力非私人財產,浪費了總該有人為此擔責,這也是落實“八項規(guī)定”必然要求。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