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蘭考縣委和河南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時強調(diào):“要堅持不懈強化宗旨意識,解決好黨員、干部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問題”。近讀《光明日報》“為民縣長”柴生芳的系列報道,深感柴生芳同志就是始終遵循人民公仆角色的典范。
公仆把人民需要作為第一選擇。祖國、家鄉(xiāng)和貧困地區(qū),是人民最需要人才的地方。選擇什么方向,為什么而選擇,折射出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柴生芳作為北京大學畢業(yè)的高才生,在日本留學獲得博士學位的精英人才,本可以選擇更易出名、更多報酬、更加舒適的工作,可是他選擇了回歸祖國,選擇了家鄉(xiāng)熱土,選擇了到最貧窮的甘肅定西工作。到基層去,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群眾需要的地方去,把人生和事業(yè)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這是對人民公仆的角色要求,也是人民公仆的必然選擇。
公仆把為民謀利作為畢生追求。人生有追求才有動力,有人追求金錢,有人追求高官,有人追求享樂。但共產(chǎn)黨人應該選擇一種高尚的追求,把個人的追求與人類的文明進步緊密相連,把個人的追求與他人的幸福安樂緊密相連,把個人的追求與人民擁不擁護、高不高興緊密相連。作為人民公仆,應該有“位卑未泯濟民志,權(quán)重不移公仆心”的責任意識,應該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意識,應該有“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憐民意識,應該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廉潔意識,像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楊善洲、柴生芳那樣,不斷抬高人生追求的標桿,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群眾的幸福之中,人的一生才能向柴生芳那樣光輝偉大。
公仆把清正廉潔作為立身之本。清正廉潔,是為官者立身之本。黨員干部堅守清廉,必須把住政治上的“紅線”,堅定理想信念,嚴守政治紀律,永葆清醒頭腦,擋住各種誘惑。必須把住工作上的“準線”,堅持按法規(guī)政策用權(quán),謹防以權(quán)謀私,恪守黨性原則,不搞陽奉陰違。必須把住生活上的“底線”,儉以修身,淡泊名利,純潔人際交往,培養(yǎng)健康情趣,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柴生芳一生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從沒想過以權(quán)謀私。他八旬老父、兄弟6人,都沒有沾到他這個縣長的光。作為縣長,他天天住著辦公室隔壁的一間小屋,而這間小屋,只要他在單位工作,門就敞開著,老百姓隨便出出進進,人來人往,送禮攀關(guān)系的人也望而卻步。柴生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守住了清廉的立身之本,做到了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不愧是優(yōu)秀的人民公仆。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