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羅先生上周二乘坐G3次列車從北京南站前往南京南站時,在餐車的茶座上被要求買一杯價值88元的茶水。羅先生說自己開頭不想買,但乘務員屢次推銷,最后煩不勝煩便買了一杯。
揚子晚報接到羅先生的投訴后登上了G115次列車進行調查。在餐車里,一名乘務員拿來“茶單”告訴記者及其余3名乘客,“這里是茶座,必須點茶才能坐在這里”。記者詢問價格,列車員回答,最便宜的一杯茶要88元。記者看到,這杯價值88元的茶是用一次性紙杯盛著,上面漂著一小撮茶葉。
除了大巴之外,大部分交通工具都區(qū)分等級,如飛機上的普通艙、公務艙、頭等艙,客輪上的一二三等艙,火車上的座位與臥鋪、硬臥與軟臥,動車與高鐵上的一二等座位等等,這種以不同票價區(qū)分不同等級應該是無可非議的。
在火車上,餐車是用來提供餐飲服務的,但由于座位緊張,一些買不到座票的乘客往往到餐車落座。他們有的是以餐飲消費的名義落座,吃出個“馬拉松飯”;有的花盡可能少的錢,占盡可能長的座位;有的則只想落座不想花錢。
把餐車變成無座的替代空間,列車經營者顯然不能允許;如果餐車被無座者占領,對那些想到餐車進餐的乘客來說也是不公平的。對此,列車管理者必須動用價格杠桿來控制餐車的座位和就餐者的流動,否則就可能出現(xiàn)花幾元坐一天的情況。最低消費一杯茶88元,或許有防止花很少的錢占很長時間座位的意圖。
當交通工具供不應求時,就會出現(xiàn)一些兩難的情況:長途交通工具本來應該乘者有其座,不應再賣無座票。但鐵路如果嚴格按座賣票,將會有許多人坐不上火車。另外早就有人提出,那些無座票應該比有座票便宜,就像硬座比臥鋪便宜一樣。可是,無座乘客擁擠在車廂過道上,也會給有座者構成困擾;最擠的時候,連上廁所都要“翻山越嶺”,那么,還要不要給有座乘客降價?
如果沒有無座乘客問題,就不會引出“泡餐車”問題;沒有“泡餐車”問題,也就不應有最低消費問題。所以我們的許多問題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動百動的,不能只看到一環(huán)而忽略相連的那些環(huán)節(jié)。
從揚子晚報的報道中可見,高鐵里一杯茶88元的問題并非出現(xiàn)在整個餐車,而是出現(xiàn)在餐車里的茶座上。列車員告訴記者,這節(jié)車廂共有10個餐桌,其中4個被改成了“茶座”,只有喝茶的乘客才能在這里坐。如果不想買茶,可以坐在吃飯的座位。
現(xiàn)在還不清楚設茶座的用意何在,但我們可以知道,不坐茶座者是不需要消費88元一杯茶的。
那么,哪怕是可以自由選擇的茶座,有設的必要嗎?設88元一杯茶的最低消費合理嗎?會不會有人利用這種茶座創(chuàng)收?創(chuàng)收的錢作何用途?
這些問題,鐵路部門應當向公眾做出解釋。
。ㄗ髡呤潜緢笫紫u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