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馬拉松賽事迎來了辦賽井噴期。
幾年前,當國內(nèi)每年能辦二三十場馬拉松賽事的時候,還有人議論:“馬拉松賽事是不是辦得太多了?”時至今日,當幾乎每個公休日都有幾場馬拉松賽事在全國各地舉辦的時候,人們似乎更愿意將此種現(xiàn)象當作一種樂見其成的談資。
馬拉松賽事為何越來越火爆?原因很簡單,因為群眾有需求。為何群眾有這樣的需求?原因同樣很簡單,因為國內(nèi)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已經(jīng)達到了群眾需要親密接觸馬拉松的階段。
所謂“大勢不可違”,當馬拉松辦賽熱、參賽熱襲來,政府主管部門能做的就是因勢利導,盡可能多地為社會各界提供辦賽便利、為群眾提供公共賽事服務(wù)平臺。至于說如何更好地發(fā)揮政府部門的能動作用?恐怕政府部門當下最該考慮的是,在不設(shè)辦賽門檻兒的前提下,依然能夠保證多元主體辦賽的賽事品質(zhì)。也正是從這樣的角度出發(fā),透過一個馬拉松賽事的組織、運營、服務(wù),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辦賽城市與地區(qū)的文明程度與社會治理水平。
馬拉松賽事就像一面鏡子,映照著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影像,當然也映照著人們從疏遠、漠視到接納、親近馬拉松的心路歷程。其中,不論是將跑遍世界六大金牌馬拉松賽事當成一種追求,還是僅僅滿足于從身邊的馬拉松賽事中體驗運動的快樂,都可以說成是馬拉松帶給普通人的參賽福利。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馬拉松。這個馬拉松,可以與參賽體驗或參賽沖動相關(guān),也可以和馬拉松文化的感召或馬拉松參與熱潮的感染相關(guān)。只是當每一個獨特的馬拉松之旅正式啟程之后,我們是否也該不時回望一下:當年,我們?yōu)槭裁闯霭l(fā)?接下來的旅程,我們又該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堅持下去?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