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安徽省亳州市市長杜延安在市信訪局現(xiàn)場接待信訪群眾。接訪中,對信訪群眾的訴求,杜延安認真傾聽,能現(xiàn)場解決的,杜延安責成相關部門限期辦理;不能馬上解決的,杜延安耐心與信訪群眾共同找尋問題解決的最佳方案,并現(xiàn)場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碼,讓信訪群眾有新的問題、訴求直接向他反映。(10月31日澎湃新聞網(wǎng))
這是一則正能量的新聞:面對信訪群眾難以解決的訴求,市長公布了自己的私人號碼,讓群眾直接可以一鍵呼叫。有市長為民撐腰,困難也許就不是困難了。對如此親民的官員,我們理當點贊。
不過,這種做法也免不了招來些質疑:市長是不是一時沖動了?隨著號碼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海量的電話必將涌來,市長能接得過來嗎?市長把其他人的工作都做了,自己的工作,誰來做?非得市長出面才能解決的問題,恐怕不是有些部門不作為,就是有人故意刁難吧?如果市長的號碼漸漸變成“秘書接”“正在通話中”,甚至是關機、空號,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人們的擔心不無道理,之前有些領導的電話公布后,很快就變成了這種情況。市長的權力再大,畢竟也只是一個人,面對各種各樣難度不同、有理抑或無理的信訪訴求,起到指導、協(xié)調的作用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市長的工作任務應該立足于政務體系的完善與效率的提高,如果能夠化解信訪難的深層次問題,管好職能部門的公務員,讓他們各司其職、恪盡職守,將矛盾消滅在基層,效果一定比留電話要好得多。
相比于市長公布私人號碼,各地設立的“12345”市長熱線顯然更有意義,在機制上確保了更高的接通率和處置率,也起到了答疑解惑和化解矛盾的作用。至于有些“老大難”問題,應該求助于法律,而非市長,畢竟市長的權力也是有限的,既不能干涉司法,也要確保公平公正。
凡事都得找市長才能解決的地方,政務環(huán)境一定糟糕,說明權力才是一切的主導者,而非制度和法律。相比于主持正義的包青天,法治才應是公民最可靠的信仰。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