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春伊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一次性通過12個改革文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狠抓改革落實的要求,強調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抓改革的關鍵,要求不僅親自抓、帶頭干,還要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令各級領導干部心頭一震、倍感振奮。
中央部署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可謂緊鑼密鼓,好戲連臺。僅2016年就完成97個重點改革任務,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還完成194個改革任務,各方面共出臺419個改革方案,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經基本確立。如此進度和力度,如此雄心和決心,可謂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態(tài)度決定成敗,思想引領未來。實踐表明,改革是場硬仗,是爬坡過坎,是新的長征,既需要中央頂層設計,也需要全國上下的共同推動。推進改革事業(yè),各級領導干部爭當促進派、實干派,是改革成功的關鍵。如何當好改革派,既是檢驗改革能力水平的風向標,也是檢驗真改還是假改的試金石。
改革不做推諉派。改革是一場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需要自我革命、自我犧牲,敢動真格、善打硬仗的精神。改革就是要打破一些壇壇罐罐,突破一些條條框框。然而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有的人缺乏大局觀,總打小算盤,不得好處不辦事,觸及利益更不干。打太極拳,做表面文章,實際工作中打折扣、軟抵制,這些現象的存在,造成與改革的“最先一公里”無對接,“最后一公里”無成效。這種“中梗阻”的局面不打破,改革就可能成為鏡中花、水中月。
改革不當逍遙派。逍遙派往往將改革置之度外,當看客,作壁上觀。成功了,他有一份;沒成功,他閑言碎語,冷嘲熱諷。這種逍遙派表面清高,看似聰明,骨子里偷奸;、愛惜羽毛,是改革的絆腳石。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嚴肅批評那種底下問題成串、為官麻木不仁的現象,強調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更不能明哲保身。
改革不當應付派。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需要真抓實干的精神,義無反顧的膽魄,壯士斷腕的決心。應付派的特征是,講改革頭頭是道,指點江山,舍我其誰,內心卻不支持,不配合,沒行動,久而久之,變成攔路虎。對這樣的同志要大吼一聲,猛擊一掌:改革不是自家菜園地,決不能占著位置不干事,要么好好干,要么就靠邊站。
改革不當糊涂派。有的領導干部沒有認真領會中央改革的大政方針和堅定決心,對改革大勢和全局把握不準,對改革舉措和路徑似懂非懂甚至不懂裝懂,缺乏改革的本領和智慧,缺少推進改革和解決問題的幾把刷子。隨著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利益關系日益錯綜復雜,形成改革共識的難度在增大。越是在這個時候,就越是需要大家真懂改革,真心改革。南郭先生在改革的大棋局里決不會有自己的位置。
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行至中流,每個人都應該全力以赴,盡自己最大的心力,中國這艘大船才能闖過峽谷,駛向遼闊大海。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