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者采訪貧困戶時這樣問道:“您對某某扶貧計劃怎么看。俊崩相l(xiāng)一臉茫然,擺擺手說不知道。采訪不順利不說,政策效果怎么樣也不得而知。由此聯(lián)想到,在基層一線,如果用老百姓聽不懂的術語、看不懂的文件來指導脫貧實踐,顯然不在一個頻道上,也就難以同聲共氣。(6月5日《人民日報》)
扶貧是否精準,其中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即:扶貧政策是否做到了精準宣傳。所謂精準宣傳,至少包含三層內(nèi)涵:宣傳對象要精準、宣傳內(nèi)容要精準、宣傳形式要精準。但在實際操作工作過程中,有的地方在宣講扶貧政策時沿用“老一套”,只求完成“規(guī)定動作”, 結果扶貧宣傳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現(xiàn)一些貧困戶對扶貧政策根本不知道不了解的現(xiàn)象。
“供給側改革”是時下的一個熱詞,雖然這是經(jīng)濟領域的概念,但是筆者認為,在開展扶貧宣傳工作上,也需要大刀闊斧地進行“供給側改革”,著力提高扶貧宣傳的供給質(zhì)量、增加有效供給,切實讓貧困群眾對扶貧政策了然于心,入心入腦。具體而言,筆者認為扶貧宣傳的“供給側改革”需要做到三個精準。
首先,精準摸清宣傳對象。部分地方在宣傳扶貧政策時,并沒有摸清楚宣傳的潛在對象,只是簡單地貼一貼通知,發(fā)一發(fā)宣傳單,或者以擺攤設點的方式開展現(xiàn)場咨詢。雖然說這樣的宣傳,也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可是,由于宣傳缺乏針對性,成效堪憂。因此,在扶貧宣傳之前,負責宣傳的扶貧干部,首先應該要對區(qū)域內(nèi)的扶貧群眾進行精準摸底,只有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才能提高宣傳的“效度”。
其次,精準對接政策需求。貧困戶的知識水平不一樣,導致他們貧困的原因也不同,適用的貧困政策也有差異,因此,宣傳不能搞“大水漫灌”,而應該分類施策,力求精準。在做好走訪調(diào)研的基礎上,要充分了解貧困群眾的所需所盼,進而在選擇貧困宣講主題、策劃宣講活動時,做到“貧困群眾需要什么,就努力講什么”,實行“點菜式”政策宣講。因為,一旦扶貧政策宣講的內(nèi)容和貧困群眾的潛在需求是“錯位”的,那么群眾在聽宣講時,就缺乏熱情和耐心,更糟糕的是,這樣的“錯位”宣傳,往往是無效和徒勞的。
最后,精準創(chuàng)新宣傳載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時代的進步,扶貧政策的宣傳方式也必須與時俱進。貧困戶通常文化程度不夠,為了生活疲于奔波,針對這樣一群人,扶貧宣傳的載體必須“接地氣”。一方面,扶貧政策的宣傳資料不能專業(yè)術語滿篇飛,而應該做到通俗易懂,可以通過圖表漫畫等直觀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既省時又高效。另一方面,也可以舉辦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寓教于樂,以講促學。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