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擴大進口從供需兩個方面為我國經濟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是我國一以貫之的政策選擇。當前,我國對內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對外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擴大進口是順應這兩個大局,滿足居民消費轉型升級需要、進一步提升供給體系質量的必然要求,也是讓世界分享中國發(fā)展機遇、推動合作共贏的重要落實。應將先進設備、優(yōu)質消費品和服務等作為擴大進口的重點,進一步釋放進口潛力,為我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
一、改革開放以來進口為我國經濟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
在國民經濟核算恒等式中,年度總產出為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之和減去進口,往往造成進口對經濟發(fā)展的積極作用要低于出口的錯覺。事實上,“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本身就包含了對進口產品的需求。用于消費、投資和出口的商品和服務,其中一部分國內市場不能滿足需求,或直接依賴于進口,或運用進口的先進設備、原材料或中間產品進行生產。如果沒有進口,消費、投資和出口均會受到顯著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表明,進口從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均對我國經濟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從需求層面看,進口有效地彌補了我國成套先進裝備、關鍵零部件、能源資源以及相當一部分日用消費品的短缺,為我國有效擴大消費、投資和出口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從供給層面看,我國進口的先進設備、技術、關鍵零部件等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經濟持續(xù)高速增長注入了中長期動力。特別是在加入WTO之后,隨著我國大幅度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并開放服務業(yè)市場,我國進口的高附加值零部件和先進設備大幅度增加,為我國迅速融入全球價值鏈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測算結果表明,2005-2014年間,我國進口額增長1個百分點,能夠拉動我國名義GDP增長0.18個百分點左右。
二、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更加重視擴大進口的作用
擴大進口是滿足居民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去年我國居民人均GDP超過8800美元,已經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去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3%,首次進入聯(lián)合國劃分的20%-30%的富足區(qū)間。從主要經濟體發(fā)展經驗看,這個階段是居民消費結構發(fā)生深刻變化的關鍵時期,食品、衣飾等傳統(tǒng)消費支出在總消費中的比重明顯下降,汽車、家電等耐用品消費,以及教育、文化、保健、旅游等服務性消費成為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生存型消費向發(fā)展型消費轉變、數量型消費向質量型消費轉變、模仿型消費向個性化消費轉變的趨勢十分明顯。但是,本土企業(yè)供給結構總體尚未跟上居民消費升級步伐,在質量、技術、服務等方面存在短板,有效供給能力不足帶來“需求外溢”,不少消費能力外流。在此形勢下,積極擴大汽車等耐用消費品、抗癌藥等優(yōu)質藥品進口,積極引進發(fā)達經濟體教育培訓、保健養(yǎng)老、金融理財等優(yōu)質服務企業(yè),既符合我國居民消費升級方向、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又有利于吸引消費回流、將消費留在國內,對于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具有重要意義。
擴大進口也是進一步提升供給質量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正處在由低層次供需平衡向高層次供需平衡躍升的關鍵時期,存在著低端供給相對過剩,而中高端供給相對不足的結構性矛盾。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國既面臨先進設備等物化資本、高素質人才等高端生產要素相對不足的問題,也存在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有待提高、經營理念相對落后等問題。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基礎上積極擴大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美歐日等發(fā)達經濟體的技術合作,有效擴大技術進口,仍將是我國通過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途徑。通過降低關稅、進一步推動貿易便利化等措施,以企業(yè)為主體擴大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等進口,有利于優(yōu)化我國生產要素供給結構,擴大優(yōu)質產品供給。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進口與本土產品功能相近、具有一定替代性的商品,雖然短期內可能降低本土產品的市場份額,但從長期看有利于推動本土企業(yè)在競爭中提升研發(fā)能力、改善產品質量,同樣有利于我國供給質量的提升。
三、擴大進口是讓世界分享中國發(fā)展機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也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成為人類發(fā)展的重要理念。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依然不足,主要發(fā)達經濟體保護主義逆風陣陣,市場需求成為最稀缺的資源。在這樣的形勢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特別需要大國擔當和責任意識。
近來,我國在擴大市場開放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宣布了主動擴大進口的政策措施,包括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努力增加人民群眾需求比較集中的特色優(yōu)勢產品進口、加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采購協(xié)定》進程等,以及即將在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未來5年,我國預計將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這將十分有利于各國優(yōu)質產品和服務進入我國市場,既包括發(fā)達經濟體的汽車等耐用消費品和優(yōu)質服務,也包括周邊國家、“一帶一路”國家以及非洲、拉美等新興經濟體的農產品、能源資源以及其他特色產品。通過對我擴大出口,各國能夠更好分享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和結構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強化與我國的合作共贏關系。通過積極主動擴大進口,我國也在向全世界昭示,我國真心實意推動共同繁榮的開放型世界經濟發(fā)展,真心實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四、我國在優(yōu)質消費品、先進設備等領域擴大進口的潛力很大
首先,我國汽車、藥品、化妝品等部分消費品和先進設備的關稅水平仍高于發(fā)達國家,未來仍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其次,我國的進口便利化水平仍然低于美國、歐盟、日本、新加坡等發(fā)達經濟體,未來通過加強和發(fā)達經濟體通關、檢驗檢疫等領域的合作擴大進口空間很大。第三,當前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方式發(fā)展十分迅速,將成為我國持續(xù)擴大進口,特別是高品質消費品進口的重要動力。
我國在多個領域具備擴大進口的潛力。一是汽車、家用機器人、醫(yī)藥、醫(yī)療器械、化妝品、保健品等高端消費品,對于改善我醫(yī)療和生活服務質量,提升居民福利的積極效應十分明顯。隨著我國未來和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等發(fā)達經濟體在技術標準對接、上市資格互認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加之跨境電商等新興貿易方式迅速發(fā)展,這類商品有望成為我國的進口熱點。二是各類先進設備和精密儀器儀表類商品。這類商品對于我國提升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我產業(yè)向中高端環(huán)節(jié)躍升具有重要意義,未來仍會是我國和美國、歐盟等發(fā)達經濟體開展貿易合作的重點。三是優(yōu)質農產品和高檔合金、新材料等高附加值資源型產品。擴大這些產品進口既有利于幫助進口合作方充分發(fā)揮自身比較優(yōu)勢更好融入全球價值鏈,也有利于我國提升相對短缺的土地、資源的使用效率,加快形成資源集約型的發(fā)展方式。
(作者:李大偉、楊長湧,單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