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年北京市中小學生科學建議獎出爐,共10個優(yōu)秀項目獲獎。記者從獲獎項目中看到,學生們的建議話題涉獵范圍越來越廣泛,交通、養(yǎng)老、冬奧會等,都成為關注焦點。據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科學建議獎評選活動共收到3923項建議,最終有10項獲科學建議獎,還有10項獲科學建議提名獎。(11月26日法制晚報)
小學生科學建議獎是素質教育的好方式。
素質教育的要義在于讓學生主動發(fā)展。只有讓學生主動發(fā)展,人才規(guī)格才會有多樣性,才能符合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多層次需求。近年來,素質教育在中小學越來越得到重視,但是在很多學校,所謂的素質教育,除了組織參觀科技館、博物館以及傳統(tǒng)文化的儀式化活動之類,更多的是把動手性的作業(yè)當成了素質教育,似乎非學科性教育都是素質教育,而這些所謂的素質教育,往往都是學生單邊性的任務,缺乏互動和思考,這就走入了誤區(qū)。
《取消周末公交道限行》這一建議的背后,是小學生原博雅通過對北京、天津、武漢、深圳等多個城市的調研以及對不同群體問卷訪談調查,從國內同類城市限行規(guī)定和民意調查兩個角度,對北京市機動車周末和節(jié)假日公交車道限行的合理性進行了論證。同樣,初二學生王若兮提了關于建設北京旱雪主題公園和室內微型旱雪場助力綠色冬奧及環(huán)保冰雪運動的建議。由于她酷愛滑雪,平時對雪場建設非常關注。她特意將研究成果制作成展板,通過從資源、經濟、用戶體驗和用戶習慣4個方面分別提出了4項建議。由此看到,素質教育要針對學生的興趣,為學生進行議題設置,這樣學生才能把動手、旅行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更多的接觸社會。不客氣的說,一年一個這樣的素質作業(yè)題,可能比給學生布置一年的所謂素質作業(yè)要好得多。
事實上,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提案比賽到今年已經進入第五屆,每一屆的成果都給人帶來驚喜。參與的學生們因此更加關心社會、關注國家大事,它既開闊了學生視野,擴充了學生知識儲備,更鍛煉了學生調研、社交、實踐、信息收集與處理、課題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這樣的背景下,為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帶來了廣闊的創(chuàng)新性空間,如何圍繞讓人民生活更美好來設置素質教育議題,可以說中小學校大有作為。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