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心情不好也能請假就好了!這個愿望,有人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近日,記者了解到,江蘇一家企業(yè)就設置了“情緒假”。員工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煩心事或者突發(fā)事件而影響情緒,每個月可以請一天帶薪情緒假。這家公司的工會負責人表示,公司的“情緒假”制度已經(jīng)實行3年了,出于隱私保護的考慮,我們也會主動給員工休假。
對此,圍觀網(wǎng)友一番羨慕嫉妒恨之余,照例又在思索將其推而廣之的可能性。然而考慮到現(xiàn)今的職場文化和勞資關系,“心情不好就請假”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仍可望而不可及。的確,在大多數(shù)公司狂打雞血、鼓吹狼性的當下,又有多少管理者深諳“退一步海闊天空”“停下來是為了更好出發(fā)”的圓融哲學呢。
其實,重視職員心理健康說了很多年,但其實際舉措?yún)s少之又少。現(xiàn)實中,某些體制內(nèi)單位象征性地設立了“心理咨詢室”,然后也就沒有然后了。職場更多還是一個績效至上的、去人格化的功利職場,而不是具備同理心和人性關懷的“生活共同體”。在一些企業(yè)主看來,職員就是純粹的雇員,是必須最大程度榨取剩余價值的“人力資源”。在這種邏輯下,員工心情好不好、情緒高不高,并不會被太過重視。
有意思的是,即便是江蘇這家企業(yè),其設立“情緒假”的初衷,也是由于擔憂“如果員工心情不好,有可能影響到同事,也會影響到整體服務質(zhì)量!蔽阌怪M言,這仍是實用角度而非人文主義的思考模式!讓心情不好的員工休假,是為了使其更好地工作——這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管理智慧。
每月一天的帶薪“情緒假”,給公司造成的額外損失并不多。許多企業(yè)之所以不愿為之,一則是因為“只算小賬,不管長遠”;再者,也與其所采取的“極限低成本運作”的策略有關:相當多的公司雇員長期缺額,人手勉強維持,其根本就無法應付員工頻繁計劃外請假的狀況!情緒假的特殊性在于,公司永遠不知道哪位員工哪天忽然就“心情不好”了,這種不確定性,是很多企業(yè)管理者所天然厭惡又無力招架的。
帶薪“情緒假”不是想有就能有,也不是該有就會有。能否設立“情緒假”,與公司的運營模式有關,但最終還是取決于其看待員工角色、理解員工價值的方式。在一個法定權益尚且得不到完全保障的職場,指望企業(yè)超配“情緒假”顯得有點不切實際了。說到底,設立帶薪情緒假,并不是當下觸手可得的小目標,而是一個人性化的現(xiàn)代職場應有的模樣。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