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與俞渝這對創(chuàng)業(yè)夫妻的離婚大戰(zhàn)已經(jīng)夠狗血了,沒想到“慶俞年”第二部這么快就上演了,似乎槽點更多:李國慶“奪”了當當?shù)墓,宣布奪權成功,當當管理人員報警。如今,當當?shù)降渍l說了算,成了一個謎。
這一波波的操作看得吃瓜群眾目瞪口呆。對于外界的質(zhì)疑,李國慶4月27日在微博上回應,否認搶奪公章,只承認是接管,否認動用武力,現(xiàn)場四個大漢“其實是新董事、董秘和我早晚讀書公司攝像、助理、行政、司機等”。
互撕都是這個套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各撿有利的說,數(shù)落對方的不是。但是,李國慶把自己和俞渝圍繞當當?shù)募姞幮稳轂椤凹沂隆,是不是過于輕描淡寫,就值得說道說道了。
支撐李國慶“家事”一說的是其占股比例,按照李國慶的說法,李國慶一家三口持有的股權共91.71%。當當曾經(jīng)是一家上市企業(yè),2016年9月宣布完成私有化。私有化后的當當,李國慶一家擁有絕對控股權,可這并不意味著那只有8%多的股份就無足輕重了,哪怕小股東只有1%的持股,他們的權利也應該得到尊重,不能成為“家事”的犧牲品。
何況,當當還有員工,還有消費者,還有供貨商,如果當當陷入混亂,誰來保證他們的利益?一件“家事”影響到一大群人的利益,有這樣的家事嗎?
如此說來,李國慶想強化“家事”而淡化社會影響,恐怕是一廂情愿了。
其實,不管家事還是公事,都得遵循法律。
“搶奪公章”,直接宣布奪權成功?法律并不支持這樣的因果關系,搶公章并不等于搶到了公司控制權。其實,想擁有控制權也不是沒有辦法,把離婚官司打下去,按照法律,把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分割清楚,把股權結構理順,公司控制權歸誰,看誰最后分到的股權多,清清楚楚,而不是一筆糊涂賬。
嚴格劃定公與私的界線,對于企業(yè)來說非常重要。民營企業(yè)的成長過程,可以說是將“家事”漸漸變成“公事”的過程,越來越透明,越來越規(guī)范,要接受法律約束和社會監(jiān)督,要兼顧社會責任。你得接受游戲規(guī)則,意氣之爭是不足取的,這恐怕也是一些家族企業(yè)需要經(jīng)歷的成長煩惱。
而當當是否需要好好反思一下,為什么當年的電商第一股,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衡量企業(yè)成功與否的標準,不是創(chuàng)始人占有多少股份,捂得有多牢,而是企業(yè)做到多大多強。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