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據(jù)法治日報報道,不久前,北京朝陽區(qū)一市民通過移動支付平臺上的手機充值功能,給自己新辦的手機號充了1400元話費,由于對新號碼不熟悉,輸入時將兩個數(shù)字輸錯了位置,最終話費充到了別人的手機號上。該市民跑了多個地方,打了無數(shù)個電話后仍然無果,只好認栽。不少網友都表示有相同經歷,充錯話費之后,與對方號主溝通未果,很難再有其他途徑維權。
充錯話費的消費者只能認栽?
據(jù)專業(yè)人士介紹,因為運營商不是錯號手機號碼的使用權人,所以“未經錯號機主同意其無權進行直接退款操作”;而移動支付平臺通常是通過話費卡進行充值,所以一經使用無法退還!詳細】
給手機充值是日常操作,充錯話費后選擇認栽的人不在少數(shù)。消費者充錯話費后,一般是與對方號主進行協(xié)商,協(xié)商無果找運營商退款或者報警都難以起到作用,向法院提起訴訟也要付出不菲的訴訟成本,多番比較之后,大多只能自行承擔充錯的后果。【詳細】
收到錯充話費沒理由“將錯就錯”
總有人錯充話費,但是收到話費的人不能“將錯就錯”。根據(jù)民法典規(guī)定,拒不返還話費,有可能構成“不當?shù)美,涉嫌違法。同時,昧心錢不能要、不能用,更是道德底線。當然,充錯話費,也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話費錯充數(shù)額巨大,如果要求被充值的人自掏腰包回充話費或退款,無疑又會產生新的矛盾和不公平,相關運營商應該盡義務協(xié)調解決!詳細】
對于收到錯充話費的一方,這個金額一般不大,但卻是一道關于法律與道德的考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面對他人因失誤給予的意外之財,在面對追討時,將心比心,還是返還為佳。如若執(zhí)意拒絕返還,想據(jù)為己有,不僅私德有虧,還有可能構成侵占罪,面臨訴訟之累。于法于情,實不可取!詳細】
消費者合法權益應得到有效保障
我們不能指望每個人都很自覺,倒是平臺和運營商,應該主動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采取一些技術防范措施,以免消費者遭受經濟損失或飽受折騰。目前,通過移動支付平臺進行手機充值服務,與其他轉賬等業(yè)務相比,并沒有相應的信息核實或警示程序,這本身就暴露出平臺和運營商的工作沒做到位,也說明充錯話費的情況頻繁發(fā)生,與平臺交易流程中缺乏信息核對和提示有一定關聯(lián)。【詳細】
既然有漏洞,該打補丁就得打補丁?紤]到有些錯號號主故意不返還,是不是可以參照獲利正當性原則賦予實時調賬更多剛性——也就是把他們的不當?shù)美到o充錯話費者?這點值得考慮。此外,充值平臺還可以考慮在充值環(huán)節(jié)設置必要的“防輸錯”程序,并提供延時到賬服務,允許充話費者在到賬前撤銷充值。對充值平臺與運營商而言,能否為此建立相應的補救措施,也是檢驗其服務人文成色的試金石。【詳細】
(以上綜合北京晚報、廣州日報、深圳特區(qū)報、羊城晚報)
V視角:
@國王與乞丐欸:充話費充錯了,讓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冰雹……
@ll做個夢給你ll:美好的一天在充錯話費這一刻結束了……
@鄒大哥在學習:充錯話費沒想到還能要回來,感動!
@ibenzematley:我想知道話費充錯了為什么不能自動退?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今天,大家可以用手機來安全便捷地進行移動支付,可是人們在充值手機話費時卻還是像很多年前那樣容易充錯,充錯后如果對方不愿意返還,也還是很難要回來。今夕對比,不禁讓人產生了一絲荒唐感。2022年了,我們還是得繼續(xù)追問那些很可能多年前就有人問過的問題:“充值話費時能不能多些提醒?”“充錯的話費何時能回來?”或許每個人都想知道:這樣的問題什么時候才不用再問下去。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