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廣場自從1953年建成以來,在很長的時間里都是代表廣州城市發(fā)展與建設成果的一張地標式名片。隨著廣州的快速擴張與城市中心的東移,加上地鐵二號線與六號線先后長達10年的施工圍閉,這張名片早已老去。但在很多“老廣”心中,海珠廣場仍是揮之不去的記憶和情結。
如果以這種“廣州情結”去審視新鮮出爐的海珠廣場新規(guī)劃,就不能單以城市綜合體的技術與商業(yè)標準去衡量,而是要以恢復昔日老名片的人文情懷去衡量,其中有亮點,有疑點,也有盲點。
亮點是:開挖超過10萬平方米的地下空間,其中地下商業(yè)空間的總面積達到7.18萬平方米,相當于10個流行前線的規(guī)模,解決了海珠廣場作為巨型城市的地標廣場“體量不足”的問題。不過,這個規(guī)劃在地下空間的利用方面,還是略顯保守。對照廣州市政府2012年底提交人大審議的《廣州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1~2020)》,到2020年廣州地下商業(yè)面積將要達到800萬平方米,其中番禺萬博商務區(qū)179.87萬平方米,金融城191.17平方米,廣州南站111.1平方米,海珠廣場可謂是“小巫見大巫”。其實,與其在人氣不旺的地方規(guī)劃這么多“地下樓閣”,還不如在人氣興旺的地方建多一些“流行前線”。
疑點是:兩棟地標建筑是否達到地標級別?是高了還是胖了?對此處地標建筑的設計,不能僅僅停留在標新立異的層面,也要與親水文化和中軸線文化巧妙結合。盡管廣州市的城市中心一直東移,但城市的重心依然沒變,就是在廣州市政府之前、中央公園之內的城市原點,海珠廣場通過一條經(jīng)線——起義路——與城市原點南北相連,這是古代典藉所定下的標準,也是海珠廣場的內在優(yōu)勢。至于兩座地標建筑的高矮胖瘦適宜與否,是與其建筑外觀息息相關的,建議規(guī)劃部門給予開發(fā)商可以根據(jù)實際效果對建筑高度與建筑密度作適度調整的空間,同時,鑒于廣大市民對海珠廣場的特殊感情,建議把最后的評分權留給市民。
盲點是:忽略了水上交通。海珠廣場周邊的道路本來就擁擠,路小橋窄,地鐵六號線又只掛四節(jié)車廂,可以預見交通問題是擴容后的海珠廣場棘手的瓶頸。建議廣州市借此契機下決心大力發(fā)展水上公交。水上巴士的載客量大,海珠廣場如果實現(xiàn)水巴與地鐵的連接,讓金沙洲、芳村、番禺、黃埔的民眾通過水巴直抵海珠廣場,將有效緩解地面與地鐵的客流壓力。(作者是華南城市研究院地產(chǎn)文化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