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項目相對“小眾”,大眾參與不多、了解不夠才是造成疑惑的真正原因
一起看電視,朋友問我:“游泳世錦賽,怎么還比跳水?”其實,游泳世錦賽(FINA World Championships),直譯就是“國際泳聯世界錦標賽”,不只游泳、跳水,花樣游泳、水球和公開水域等3個由國際泳聯指導的項目,也得比。
是翻譯讓人不解嗎?或許有這個因素,但水上項目相對“小眾”,大眾參與不多、了解不夠才是造成疑惑的真正原因。
比如,相對“短池游泳世界杯”,是不是還有“長池游泳世界杯”?或許應該說有“長池比賽”,因為相對“短池游泳世界杯”25米長的泳池,世錦賽、奧運會的50米標準泳池算得上“長池”。再比如,“公開水域”,是指露天的各項賽事嗎?其實只是江河湖海里游個泳。
項目名稱、規(guī)則上有“理解陷阱”,或許是所有“小眾”項目面對的問題之一。相比跑步、踢球等隨時隨地可見的項目,門檻高、空間小的水上項目,還有點“陽春白雪”的意思,遠觀尚可,但群眾參與的程度確實很低。
有人可能會問:“不就是有門檻嗎,拆了行不行?”行,卻難。“拆門檻”,其實就是項目的普及推廣。跳水算是中國觀眾接觸較早的水上項目了,中國跳水隊更被譽為“夢之隊”,但一樣為推廣犯愁:此前跳水隊和某衛(wèi)視合作的一檔跳水真人秀節(jié)目,寄希望于讓文娛明星吸引大眾來了解跳水,但收效一般,不久就淹沒在各類真人秀的“滔滔洪水”中了。
而且,稍有不慎,原本“大眾”的項目也會面臨推廣的難題。乒乓球、羽毛球本是民間健身的熱門項目,一度也囿于“審美疲勞”,職業(yè)聯賽“錢途”暗淡,國家隊比賽都得找好“噱頭”。
其實,在全民健身的時代,推廣體育項目,關鍵是讓人參與其中,自得其樂。此前的民間球王爭霸賽,就從街頭巷尾挖到不少乒羽高手;而只“看”不“練”,無論是看電視里明星跳水,還是網絡上的懸崖跳水或變裝跳水,都只是看著“熱鬧”,還是讓人摸不著“門道”。
游泳世錦賽的跳水比賽結束了?粗\動員輕盈的走板、矯健的騰躍和他們墳起的肌肉、優(yōu)雅的姿態(tài),朋友說:“要不去辦個卡學學游泳吧,到時候跳不了十米臺,跳個一米臺也好!蔽覜]告訴他,“一米臺”是沒有的,但炎炎夏日,學會游泳也是極好的——體育項目的推廣之道,也正在于讓人想去嘗試、能去嘗試。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