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在區(qū)教育局官網(wǎng)上掛出了今年小學招生信息,在針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設定的入學條件中,其中一條是要求提供父母的學歷證明,學歷要求在“大專以上”。(5月30日《山東商報》)
很奇怪,在社會各界如此大力呼喚教育公平的當下,濟南市歷下區(qū)竟然給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入學設定了如此奇特的條件——要求孩子們的父母必須具備大專以上學歷!如果說其他的條件,如房產證或租房合同、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等還有合理性,這一條限制措施則連最起碼的正當性都沒有,更枉談合理性了。
在距離濟南不到20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叫作曲阜的城市,那里,兩千五百多年前便誕生了一位被后世稱為大成至圣先師的人,孔子。作為最早的致力于平民教育的偉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并身體力行。他的學生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yè),來自魯國不同的地區(qū),甚至來自不同的國家,對于這些人,他都一視同仁,因材施教,而沒有去考察其父母的出身、學歷。
2500多年后的今天,在以身為孔孟之邦為榮的山東的省會濟南,竟然對一個孩子的入學設定這樣的條件,當?shù)氐慕逃鞴懿块T寫下這一條時,就沒有覺得羞愧嗎?
一對在當?shù)睾戏ň幼 展,為當(shù)囟愂兆鞒鲐暙I,并且達到了一定期限的夫妻,僅僅因為他們的學歷在大專以下,他們的子女就被剝奪了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這是不是對低學歷者赤裸裸的歧視?且不說這些被歧視的低學歷者的見識未必比制定這條規(guī)定的教育部門的官員低,即便是比他們低,就活該被歧視嗎?他們被歧視,他們生下的孩子就活該沒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嗎?
歧視的背后,恐怕還有腐朽的“出身論”的論調在作怪。在制定這條規(guī)定的官員們那里,有著這樣的邏輯:低學歷者提供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必然劣于高學歷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績必然很差,讓這些注定成績很差的學生入學,必然拉低當?shù)貙W校的平均成績,導致當?shù)亟逃龢I(yè)績考核在同類區(qū)市間處于劣勢,進而影響教育官員的升遷和獎金。
換言之,出身論的背后,是畸形考核制度在作怪。但即便是畸形考核制度在作怪,也仍然無法必然推導出如此拙劣的出身論論調。因為,就在并不遙遠的過去,大量的社會精英正是出身于這樣的父母學歷在大專以下的家庭。所以,這樣一條奇葩規(guī)定的出爐,反映的其實是當?shù)亟逃块T赤裸裸的傲慢與偏見,以及由傲慢與偏見而來的無來由的歧視。
現(xiàn)在的中小學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時常舉行形式多樣的經典誦讀活動,地方教育部門常常是其中的倡導者——濟南歷下區(qū)也是其中之一。不知道濟南歷下區(qū)教育部門的官員們自己讀不讀經典?讀到“子曰”的時候有沒有覺得臉紅?如果連最簡單的“有教無類”都做不到,那經典讀了又有何用!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