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其中規(guī)定,因保護本法規(guī)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而1988年頒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規(guī)定為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和地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當地政府給予補償。(7月3日新華網)
仔細審視兩者的區(qū)別,可以發(fā)現野生動物損害補償范圍有了很大的擴展空間。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而且也把具有生態(tài)價值、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三有”動物列入到補償范圍。這樣一來,對于大多數野生動物所造成的損害,受害者都將獲得補償,這既體現出國家對民生的重視,也有助于提升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
對于動物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法有明確規(guī)定。其中規(guī)定,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禁止飼養(yǎng)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上述法律主要規(guī)范的是飼養(yǎng)的動物及動物園的動物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基本上沒有涉及到在自然環(huán)境生存的野生動物致人損害的補償責任。但從其立法精神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凡是動物致人損害的,飼養(yǎng)人及管理人均應承擔相應責任,除非其能證明被害人有過錯,方能減輕或免除自身責任。保護野生動物是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平衡,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野生動物應該屬于國家和社會的重要財富。那么,按照誰享有權利、誰承擔義務,誰受益、誰擔責的現代法治理念,對野生動物的致人損害,也應由政府承擔補償責任。
雖然無論是1988年還是現今,野生動物致人損害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之前,國家財力有限,對保護野生動物的投入上有所欠缺,且當時野生動物的活動范圍及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開發(fā)有限,F今,國家和社會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特別是一些老少邊窮地區(qū),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這些野生動物數量上升后,極易侵入到村莊等人類活動的區(qū)域。如據報道,一些獼猴、大象、熊等野生動物不時闖入村莊覓食,甚至破壞莊家,吃食牲畜,村民為保護這些動物,往往采取較為溫和的手段將其驅趕,并為此蒙受損失。假如不對其作出相應補償,這些村民很可能用暴力手段傷害野生動物,以便“正當防衛(wèi)”,減少損失。
值得說明的是,野生動物致人損害時,很難說各方具有過錯,這也是政府要“補償”而非“賠償”損失的原因。但還應強調,各地在制定實施細則時,也應參照侵權責任法相關規(guī)定,將人們的“過錯”考慮進去。即只有為保護野生動物所導致的損害才能得到補償,主動侵入野生動物生存環(huán)境乃至獵殺野生動物導致的損害不僅不應補償,還應追究涉事者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在保護野生動物和維護人們正當權利間做出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南方網史洪舉)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