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7天,完成1.5億元融資的子彈短信火了,推出沒幾天,已擠進各類APP下載排行榜的前列。不過它“任性”的隱私保護條款卻引發(fā)了爭議。《子彈短信用戶協(xié)議》有條款稱:快如科技將盡可能保障安全,但是不能完全避免安全信息泄露的風險,所以我們無法做出任何確定性的保證或承諾。由于各種原因(包括但不限于自行泄露主密碼、不可抗力或第三方原因)導致用戶的密碼泄露帶來的損失,快如科技不承擔責任。(8月30日《新京報》)
子彈短信的火爆有些出人意料,數(shù)據(jù)顯示,上線僅9天的時間,子彈短信的總激活用戶就突破了400萬,擠進了各類APP下載排行榜的前列,對于一款主打“語音+文字”功能的新社交APP,取得如此成績還是不錯的,甚至有人驚呼子彈要挑戰(zhàn)微信地位了。不過,子彈的未來之路尚未明晰,就被曝出存在對信息泄露“不承擔責任”的霸道條款,如此公然違反網(wǎng)絡安全規(guī)定,則令網(wǎng)友產(chǎn)生不安情緒。
此前有相關媒體報道,子彈短信的用戶個人信息可以通過網(wǎng)頁瀏覽器查看,直接拿用戶ID當做鏈接地址,直接按照網(wǎng)址規(guī)則輸入用戶ID就可查看其信息。這是一個低級安全漏洞,很快就被修復了,但了解網(wǎng)絡信息技術(shù)的都知道,軟件漏洞是無法完全杜絕的,功能越復雜,漏洞也就越多,那么隨著未來子彈短信的不斷迭代升級,其安全漏洞,很可能還會出現(xiàn)。
而更為關鍵的是,子彈短信自己也承認,“不能完全避免安全信息泄露的風險”,那么用戶就要暴露在信息安全風險之中?扇绱耍簿鸵馕吨,在發(fā)生安全信息泄露時,用戶要面臨子彈短信“不承擔責任”的困窘,需要自己把損失扛起來。顯然,子彈短信試圖用所謂的“免責條款”,將自己本應承擔的責任撇清,這明顯不符合信息安全法規(guī),應視為無效條款。
前不久,中消協(xié)組織開展了“APP個人信息泄露情況”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遇到過個人信息泄露情況的人數(shù)占比為85.2%。當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后,約86.5%的受訪者曾收到推銷電話或短信的騷擾,約75.0%的受訪者接到詐騙電話,約63.4%的受訪者收到垃圾郵件,這三項排名位居個人信息泄露表現(xiàn)方式前三位。可見,APP信息泄露風險很大,給用戶造成的后果也很嚴重,不可不防。
子彈短信的未來命運尚不可知,還有待市場競爭檢驗?扇绻诔跏茧A段,就抱著“雞賊”的心態(tài),只想著把好處占盡,卻不愿承擔信息安全泄露責任,讓用戶自己承擔損失,那么這樣的APP還值得用戶信賴嗎?沒有足夠的用戶,社交軟件就如無源之水,根本存活不下去,而如果用戶都不認可、紛紛離去的話,子彈短信還靠什么立足,更遑論去挑戰(zhàn)微信了。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