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共外交的主體日益多元、形式不斷豐富、效果也在逐步提升,每個人都是中國故事的講述者。但各個公共外交主體講故事的意愿和能力參差不齊,會講故事尤其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人還是少數(shù)。要整合公共外交主體,形成話語合力;提煉核心概念,構(gòu)建公共外交話語體系;創(chuàng)新國際表達,有效地講好中國故事
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定于4月8日至11日召開。其中,由中國人民大學(xué)承辦的第二屆公共外交分論壇也將在此期間舉行。這是國內(nèi)目前少數(shù)由高校承辦的公共外交論壇。
從政府對國際公眾開展公共外交,到博鰲亞洲論壇等非營利組織成為公共外交舞臺,再到以高校為主體的公共外交,可以說,我國公共外交的主體日益多元、形式不斷豐富、效果也在逐步提升。
無論誰是公共外交主體,采取何種公共外交形式,其本質(zhì)都屬于不同文明間的對話,基本任務(wù)都是“向世界說明中國”。如何有效地“說明”和“對話”是中國公共外交的一個重要課題。這便涉及公共外交的效果,也就是如何有效發(fā)出聲音,并讓國際公眾重視、傾聽、思考和認同。
目前,中國公共外交話語力在國際上還不強。一方面,國內(nèi)各個公共外交主體比較分散,未能有效整合,難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公共外交話語體系還未成型,缺乏既具中國特色又能被國際認可的核心概念與話語。此外,國際表達能力還不夠,無法有效地講述中國故事。這就需要加強這3個方面的工作,提高公共外交話語力。
首先,整合公共外交主體,形成話語合力。在公共外交時代,主體更加多元。廣大企業(yè)、高校、民間組織、社會精英和廣大公眾加入公共外交梯隊,或間接起到公共外交的效果。為減少噪音和干擾,發(fā)出一致聲音,形成“大合唱”,需要整合公共外交主體,形成話語合力。比如,由中國人民大學(xué)與博鰲亞洲論壇聯(lián)合舉辦的公共外交分論壇,便可視作這方面的有益嘗試。
其次,提煉核心概念,構(gòu)建公共外交話語體系。正如歷屆博鰲亞洲論壇都有明確主題一樣,各國公共外交都有自己的核心概念和話語體系。那么,中國公共外交的核心話語又是什么呢?“中國夢”與“和主義”(Helism)也許可以作為答案。
“中國夢”具有統(tǒng)合政府與民間、貫通中國與世界的潛能。從國家層面看,是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從民間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愿景;從國際看,外國人對“中國夢”的理解不盡相同,但畢竟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和討論,其主流還是“中國夢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利好”,比如巨大的市場等。而“和主義”是非政治核心話語。它立足于中國文化和民族性格,將“為人和氣、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統(tǒng)合在一起,打通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和世界間的關(guān)系,具備跨文化交流的穿透力。上述核心話語將為中國公共外交注入靈魂。
再次,創(chuàng)新國際表達,有效地講好中國故事。除了好的內(nèi)容,公共外交還需要準確的表達,即公共外交修辭能力,其核心是講故事的能力。故事基于善良的人性,可以跨越文化、直抵心靈,進而引發(fā)共鳴。莫言稱自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因故事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這從某種意義上證明了故事的力量。
公共外交時代,每個人都是中國故事的講述者?傮w來看,各個公共外交主體講故事的意愿和能力參差不齊,會講故事尤其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人還是少數(shù)。為了提升其以講故事為核心的公共外交素養(yǎng)與能力,在全社會開展一定的公共外交培訓(xùn)和教育已屬必要。(經(jīng)濟日報記者 馮春海)
(責(zé)任編輯:張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