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在路邊貼手機膜,不少人覺得這算不上“生意”。而不少干這行的也總覺得掙不到錢。但是,來武漢不到五年的安陸小伙子趙周橋,卻把這種不算生意的生意,做得有滋有味,三年掙了兩套房子。(4月27日《武漢晨報》)
手機貼膜的利潤可觀,引來媒體競相報道。武漢晨報打首,各大門戶網(wǎng)站跟進,標題一個比一個勁爆。新聞引來圍觀者吐槽,即使是一些報紙的官微也忍不住跟上:手機貼膜,月入3萬;賣油燜大蝦,月入10萬;賣煎餅,月入1.3萬;賣炸雞,月入2萬。這才是工作啊,想想自己的工作只能點蠟燭。
搜索新聞標題,果然有根有據(jù):來源于《楚天都市報》的《80后網(wǎng)上賣油燜大蝦月入10萬 引來千萬元投資》;來源于《勞動報》的《失業(yè)農(nóng)民工街邊賣煎餅,號稱月入一萬三》;來源于《鄭州晚報》的《24歲海歸創(chuàng)業(yè)失敗菜市口賣炸雞月入2萬》……不過,也有媒體隨后拍馬而出,以正視聽,火速刊出文章《手機貼膜月入3萬?成都老板:不可能》,讓公眾得以聽到貼膜行內(nèi)人士真實的聲音。
手機貼膜發(fā)財,掏廁所成富翁,通下水道有房有車,工地上搬磚月入萬元……放眼望去,散發(fā)的都是熱氣騰騰的正能量。當然,媒體報道視角下傾,關注普通人,自然令人欣喜,這也是當前社會渴望成功渴望財富的曲折反映。然而,卻走上了誤區(qū)。
手機貼膜的報道年年推出,如2013年《女白領白天上班晚上貼手機膜月入萬元》;《大學生擺攤給手機貼膜月入1萬5 車媳婦都拿下》;《80后女孩給手機貼膜月賺萬元》……真實性及可行性都堪憂。按照正常的利潤水準,月入3萬是難以完成的任務。顯然,造富神話背后經(jīng)不起推敲。
從這一點看,貼膜致富的宣傳,是大眾與自媒體聯(lián)袂出演的反智大戲。社會躁動著畸形的財富觀卻創(chuàng)新乏力,一大堆青年出路艱難,是當前社會現(xiàn)實之一角。在此語境之下,將一個未必是范本的事件炒作成了致富新方向,難免誤導了公眾,也消耗了自身公信。長此以往,誠可危也。
(責任編輯:張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