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監(jiān)督公車私用知名的區(qū)伯被報道“在長沙因嫖娼被抓”。消息傳出后,有人驚訝于口口聲聲為公益者的私德敗壞,有人斬釘截鐵地說肯定是一次報復是一場陰謀,有人分析“即使區(qū)伯嫖娼了也不能否定他的監(jiān)督公車行為”。各種觀點喋喋不休,爭論聲遠遠多于“媒體提供的事實”。嫖娼的事實并不清晰,輿論場上各種爭論和判斷卻遠遠跑在事實前面。
一位網(wǎng)友一直在微博上問我:區(qū)伯這事兒是網(wǎng)絡熱議的焦點,作為一名時事評論員,你怎么一直沒有對這件事作評論?我說,評論員并沒必要對每個熱點事件都湊上前去“說幾句”。為了顯示自己的“輿論領袖”身份,或表現(xiàn)自己“不缺席”,事實不清時也習慣性地“說幾句”,這對公共討論毫無貢獻,反而把本就混亂的判斷攪得更亂,對公共理性是一種干擾和誤導。
評論員并不掌握事實,媒體在前方調(diào)查,警方還沒有最終通報,區(qū)伯本人也沒發(fā)聲,這時評論員能說什么呢?說絕不相信區(qū)伯嫖娼了?——憑什么“不相信”呢?說這完全是一場報復和陰謀?——證據(jù)呢?說“即使區(qū)伯嫖娼了,也不能否定他的監(jiān)督公車行為”——這明明就是兩件事,事實上誰也否定不了監(jiān)督公車的行為。如果嫖娼是真,反過來也可以說“監(jiān)督公車的正義也不能遮掩嫖娼的不堪”。事實不清的情形下,玩弄庸俗的辯證法和討論偽問題,其實毫無意義。
這幾天輿論炒得沸沸揚揚的郭文貴與胡舒立之爭,爭來爭去也是一地口水,財新方面已報警,會訴諸法律程序解決,另一方當事人還繼續(xù)通過媒體發(fā)聲——事實并不清晰,這時輿論場上的觀點和站隊也是過剩的,如“相比之下我更相信胡舒立”、“不能任由流氓往媒體人身上潑污水”之類表態(tài)只是一種站隊,對公共討論并無實質(zhì)意義?床磺宄聦崟r,“非得說幾句”的結果就是往輿論場輸送混亂和對立,使公共討論變成兩個圈子的對立。
真的沒必要啥事都湊上前去說幾句以尋找存在感。不懂的事,別輕易評論;不了解的事,別妄下判斷,還是等了解了前因后果和相關背景后再去表達意見,別一聽到“方韓之爭”就立馬站在某一方搖旗吶喊。事實不清時,靜默地等待事實逐漸浮出水面,等事實清楚后再作判斷,那才能凸顯觀點的價值和可貴。
熱點和真相的節(jié)奏常常是不同步的,事件處于大眾圍觀的熱點高峰時,事實往往不清,但這時公眾和時評家往往最興奮,對“判斷”的熱情往往最高,熱點的時效壓力會產(chǎn)生一種無形的力量并“逼”著輿論領袖去表態(tài)。可事實的完全浮現(xiàn)往往沒有這么快,待真相完整呈現(xiàn)時,烏合之眾可能早已轉(zhuǎn)移去消費新的熱點了。公眾很多時候感興趣的可能不是真相,而只是圍觀熱點、猜測真相、想像陰謀、消費情緒、享受吐槽的快感。
很多事情,本來并不混亂,但評論多了,公眾反而更混亂了。另外,看不清事實時就站隊表態(tài),也會讓討論變成一場敵友劃分,網(wǎng)絡在很多問題上變得越來越對立化、尖銳化和極端化,與這種習慣有很大關系。
輿論場的一大浮躁表現(xiàn)是,人們輕易就把某種本能的懷疑拋出來,而根本沒有做好提供證據(jù)和論證這種懷疑的準備——只是任性地說“我就懷疑就懷疑”、“我就是更相信誰”。評說一件事,需要自己先想清楚怎么論證,不能自己還沒想清楚就“急于說幾句”,結果只會是把自己的“不清楚”傳遞給大眾,帶來了更大的混亂。沒人強迫你非得說幾句,有時候,靜默等待比夸夸其談可貴得多。
(責任編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