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資金主要形成于稅收與國企紅利,一分一厘都來自納稅人的腰包,一賬一款都需要用來增進納稅人的福利,而在這個問題上半點的不作為都將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與道德譴責。
“趴在賬上睡大覺”的財政資金,屢受各界詬病。日前,審計署發(fā)布的一季度公告顯示,由于缺乏統(tǒng)籌盤活,總計涉及97.08億元的財政資金長期“趴賬”。其中絕大部分是由于項目實施過程發(fā)生調整,但資金跟不上變化。同時也有不少錢明明可以花出去,卻沒有及時花到位,顯示出一些基層政府的懶政、怠政。
一邊是基建工程、實體企業(yè)與民生項目的“嗷嗷待哺”,一邊是所謂的“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的借口,讓寶貴的財政資金躺在賬上、睡在金庫里。須知,財政資金主要形成于稅收與國企紅利,一分一厘都來自納稅人的腰包,一賬一款都需要用來增進納稅人的福利。而在這個問題上半點的不作為都將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與道德譴責,必須盡快喚醒“趴賬”的財政資金,促其物盡其用。
如專業(yè)人士所言,造成“趴賬”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資金來源渠道多,分配中“碎片化、部門化、司處化”現象突出,一些不合時宜的陳規(guī)陋矩也未能修訂完善,這些“上邊的毛病”亟待頂層設計攻堅;另一方面,在既有的資金分配方式與體制下,不少基層單位仍然踟躕不前,既怕失去專項支持,又怕得罪主管部門,這些“下邊的顧慮”正是最需要轉變政府職能、調動大家干事創(chuàng)業(yè)積極性的地方,不能只靠審計、整改等“馬后炮”,更多還要把規(guī)矩立在前邊。
知易行難。基層干部經常抱怨“婆家”太多,不僅撥款的單位好幾家,撥下來的款項常常也好幾種,而且不乏需要配套或者設置了其他無端限制的條件。因此,按照簡政放權的要求,在確保不會發(fā)生“跑冒滴漏”的前提下,必須給予基層政府更多的資金統(tǒng)籌自主權。離民眾最近、擔負責任最重的基層政府,其實最有動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他們欠缺的只是一把先行先試的“尚方寶劍”。一旦打通資金使用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政策傳導的“最后腸梗阻”,能夠激發(fā)的調控能量將會有力支撐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繁重任務。
更為治本的策略,還在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想方設法讓“積極的財政政策”真正積極起來,讓“該花的錢”及時、準確花出去,讓“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任務有底氣落實到基層、落實到民生福祉的改善中。再深一層次,則在于宏觀調控機制化、法治化建設。通俗地講,就是當宏觀經濟數據指標進入某一特定區(qū)間時,有關部門便會遵循事先設定的“觸發(fā)機制”撥付資金,而被撥付的地區(qū)或單位也應迅即行動起來,將真金白銀投放到建設中。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