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書店里放多少種圖書呢?暢銷書要堆在入口最醒目的架上嗎?要高薪招聘愛知識、愛讀書的店員嗎?每個月辦幾場文化活動?書店里是否該有一家咖啡廳?……這些想法有趣且重要,但首要的問題一定是這個:在電子書與網絡購書風靡的今天,實體書店應該怎樣活下去,并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近日,2016年成都國際書店論壇在成都舉行,上面這些問題在論壇上都進行了討論。
盡管相關討論并未形成確切一致的答案,但如今書店刻板、傳統(tǒng)的印象正在被打破。在網上書店和碎片化閱讀的雙重夾擊下,實體書店的未來和生存方向近年來越發(fā)受到關注,甚至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相信“實體書店將亡”。然而,從發(fā)展的角度來講,實體書店“不是消亡,而是在轉型”或更接近于趨勢。
網上書店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便利和價格優(yōu)勢上,但實體書店所特有的購書體驗和選書環(huán)境卻很難被復制,這也正是實體書店的優(yōu)勢所在。在一個消費社會,購書作為一種文化精神上的消費,同樣不能忽視讀者對消費體驗的依賴。這些年,國內一些個性化獨立書店的興起,說到底就是在滿足消費者的體驗方面走在了前列。當然,書店消費體驗的提升,不僅表現(xiàn)在書籍選配、分類的精致上,而且越來越體現(xiàn)為書店文化屬性的外在延伸程度。
美國社會學家雷·奧登伯格曾在《絕好的地方》一書中提出了“第三空間”的概念,而書店其實最有可能成為一個區(qū)別于住所、辦公室的有溫度的“第三空間”。這種形式的著名案例,過去有文化名人林徽因家“太太的客廳”,有法國哲學家薩特與夫人波伏娃為?偷幕ㄉ窨Х葟d。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個區(qū)域內文人、知識分子用作精神交流的“公共空間”。而在今天,一間有著咖啡廳和學術交流沙龍、讀書活動的書店,恰恰能夠滿足普通人對于社會“第三空間”的想象。一些獨立書店嘗試開設咖啡館,并銷售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于“第三空間”屬性的強化。
當然,這種發(fā)展方向也并非沒有爭議。比如有人擔心書店的文化味被商業(yè)屬性過度消解。但其實只要書店的非書籍經營未能“喧賓奪主”,還是以書店原有的文化屬性作為依托,這樣的經營轉變就不應該被過度擔心和苛責。在大眾消費時代,我們固然愿意看到一些小眾化的專業(yè)書店依然能夠“靜守孤獨”,但對于絕大部分想要維持生存的書店而言,“曲高和寡”終究非長遠之道。一些書店成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甚至受到來自各地游客的“朝圣”,在鬧市中壯大,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帶領英國連鎖書店“水石書店”實現(xiàn)逆勢盈利的書店總經理詹姆斯·旦特說,一家好的實體書店,無關乎大小,關鍵是要充滿人性,賣的書可以非常有限,但是要有有趣和吸引人的陳列,要創(chuàng)造非常好的環(huán)境,人們來到書店是為了智慧和頭腦尋找靈光。誠如斯言,當實體書店能夠以更自由的方式展現(xiàn)出自身的文化屬性,提供充盈的智慧和靈光,它才會接近于人們憧憬的社會“第三空間”,也自然能夠擁抱一個更具前途的未來。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