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的學拼音、算術,小升初的學英語、物理,學習差的補功課,學習好的孩子學特長……總之,只要一放假,孩子們比上學還忙。近日,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暑假一大批孩子依然處在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中,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進入一個新的學習階段非常重要,提前學習可以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費錢費力的家長們,都在搶什么?(7月10日《太原晚報》)
都在搶未來,為孩子的未來搶一個更好的座位。假期里,孩子們比上學還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假期里的時間支配權交給了家長——跟老師相比,家長對孩子的未來更焦慮。
誰都知道,這樣搶著報班意義有限,應試教育遠不如素質教育更美好。然而,“別人家的孩子都……”這是個很重要的理由,別人家給孩子提前報班學了拼音、算術,如果這樣的“別人”足夠多,小學老師自然會因多數人都已經掌握而加快進度,那么自然不報班的孩子就有些吃力。到頭來,這樣的壓力不僅會影響到孩子,也會傳遞到家長這里,最后還是得補課。
劣幣驅逐良幣也好,從眾心理也罷,隨大流未必是正確的選擇,但在很多人看來,無疑又是個最不壞的選擇,它可以極大地緩解家長的恐慌心理,并暗示自己“盡力了,將來不后悔”。在人人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的時代,當起跑線不斷往前移動的時候,我自巋然不動是艱難的,恐怕沒幾個人敢去嘗試。因此,家長們的選擇不能算錯,從高考指揮棒到身邊家長群,無不在提醒著他們,再不抓緊時間就晚了。
“讓孩子玩”不是不可以,關鍵是什么時候學習、學什么、怎么學?相比于應試教育,素質教育的門檻不知高到哪里去了,疲于奔命的上班族有幾個有時間和能力教育孩子?像鄭淵潔那樣有時間又有能力給孩子編教材的畢竟是極少數,對于多數家長而言,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發(fā)現孩子興趣、如何在學習外兼顧興趣培養(yǎng)這些問題都太難了,為什么沒有家長的培訓班呢?
把孩子交給老師,讓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挺好。然而,再優(yōu)秀的老師也無法代替家長,性格塑造、心理健康這些更重要的東西還是來自于家庭——沒有健康快樂的優(yōu)秀有什么用?要想孩子好,最該學習的是家長。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