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六一”到,全社會又一次洋溢著給孩子們過節(jié)的氛圍。不過詳細考量一番各種花樣百出、名目繁多的項目、活動,剝除“搭臺”的部分,無論線上線下,最后“唱戲”的大多還是消費。對于一些孩子來說,“要禮物”也成了節(jié)日常態(tài)。
在一派喧囂之中,也不是沒有人發(fā)問,到底什么才是給孩子的最佳禮物?每年都會有人在各個媒體平臺上發(fā)文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理性分析,也有為人父母者現(xiàn)身說法、捫心自問。但是年年“六一”過后,人們還是不無心塞地發(fā)現(xiàn),孩子——或者說家長之間的攀比之風仍盛。甚至在上周還專門有媒體對幼兒園中的“鄙視鏈”進行分析,最后的結(jié)果是沒錢沒勢沒資源的家長、搞不出大場面新創(chuàng)意活動的家庭處在“鄙視鏈”最底層,都沒法和身處上游的小朋友好好玩耍了。這就是大人們費時費力、言傳身教給孩子們的價值觀?這,簡直讓人不寒而栗。
其實,最該傳給下一代的并不是什么花不完的錢、能升值的房或者強大深厚的人脈,而應(yīng)該是能使他們受益終生的良好品德、優(yōu)秀素質(zhì)。人民日報曾經(jīng)有文章指出:“不管歷史時代怎樣變遷、地域文化如何差異、家庭構(gòu)成有何不同,好品質(zhì)、好家風總是能夠代代傳承。像愛國保家、忠孝廉節(jié)、勤儉節(jié)約、積德行善、誠實守信等等這樣的家訓(xùn)家風,從古至今一直被傳承,已然成為中華民族的價值認同,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絲絲相扣!
人們都還有印象,曾幾何時,很多人家門上都有一副老對聯(lián):“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被視為顛撲不破的老理兒。存心忠厚是為人做事的根本,飽讀詩書是發(fā)展前進的途徑。道理說起來明白如話,但如果真要悟透,恐怕還是要栽幾個跟頭、繞若干彎路之后。
不過,沒有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蹦鐞酆瓦^分強調(diào)物質(zhì)只會帶來惡果。健康良好家風的傳承,身教重于言傳。今日為人父母者,昔年也曾為人子女,對于家風每一代人都是承前啟后的關(guān)鍵。所以必須嚴于律己,才能為子孫后代做好榜樣。這方面,古人有不少著述,流傳下來各種“家訓(xùn)”,我們本著“拿來主義”,盡可以有選擇有揚棄地繼承。
在當今社會,家庭是社會的基本構(gòu)成單位,家風對社會風氣有著相當?shù)挠绊,因而提倡?yōu)良家風,“修身齊家”則顯得更為重要。從這一點說,家風的培養(yǎng)、修正和傳承并不是私事,一個家庭的精神氣質(zhì)、思想品德好不好,對這個家每個成員的一生、家庭的現(xiàn)狀和未來、城市的發(fā)展與變革乃至民族的傳承與發(fā)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反過來,這些宏觀層面的東西又可以影響每個小家庭,所以必須嚴肅認真對待。
所以,在這個兒童節(jié),各位爹媽在忙于為孩子挑選禮物時,請放下跟小伙伴暗自攀比的執(zhí)念,把眼光放長遠,把對于民族、文化的責任感重新放上肩頭,從一種“大歷史觀”的角度來擔起家風教育的重任吧。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