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最高級等絕對化用語是廣告宣傳中的禁用詞。然而,柳州市谷埠街一家公司在網(wǎng)上宣傳鞋子時,用了“頂級”一詞。8月13日,記者獲悉,該公司因違反廣告法,被工商部門罰款5萬元。(8月14日《廣西新聞網(wǎng)》)
也許有人說,兩個字被罰5萬太冤。其實一點不冤,而是有法可依,依法而為。《廣告法》第57條規(guī)定:“(發(fā)布有本法第九條規(guī)定的禁止情形的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fā)布廣告,對廣告主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并可以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從本條的文義看來,“頂級”被罰5萬是違反《廣告法》的代價,而非隨便說說的數(shù)據(jù)。
國家級、最高級、最佳、頂級等諸如此類廣告宣傳,在新廣告法出臺之前,比比皆是。商家用這些詞語進行宣傳,目的很明確,強調自己的商品是最好的,通過這種“強調”宣傳獲得利益最大化。然而,這些廣告宣傳往往夸大其詞,有些甚至是虛假宣傳,忽悠欺騙消費者。由于法律對此缺失規(guī)制,導致夸大宣傳、虛假宣傳泛濫成災。
現(xiàn)在不行了,新廣告法對廣告宣傳用語作出了詳細規(guī)定,國家級、最高級、最佳、頂級等廣告宣傳違反廣告法,商家再這樣宣傳,就是違法行為,并為此付出代價。宣傳鞋子用“頂級”禁詞,商家被罰5萬元,就是“頂級”宣傳的違法代價。
“頂級”宣傳被罰5萬元的警醒在于,不管是大企業(yè),還是小商戶,廣告宣傳都要講誠信、守法律,不能胡亂吹牛,夸大、虛假宣傳。否則,就會付出違法代價,受到法律懲處。在市場競爭激烈,消費選擇多元化的今天,其實,產(chǎn)品好不好,最有話語權的不是自賣自夸“頂級”,而是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質量上乘的好產(chǎn)品是最有效的廣告宣傳語,一定能夠贏得消費者“芳心”。反之,質量不過關,用再多“頂級”宣傳也白搭。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