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863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6%的受訪家長能接受孩子將來是個平凡人,65.1%的受訪家長認同做好本職工作,平凡生活也能出彩。
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近日對媒體表示,中國有近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迅猛生長的中產社會,在子女教育的理念上,也趨向理性。不再希望子女太累,至少不要像自己一樣太累。子女難以實現(xiàn)的,何必強迫子女替自己實現(xiàn)呢?孩子將來當普通人挺好!
家長在對孩子的期望上“理性化”,也是社會發(fā)育越益成熟的表征。在各種匱乏的前現(xiàn)代社會,當醫(yī)生、科學家、教授等的畢竟太少,“望子成龍”意味著做一些當時看起來比較高端的職業(yè)。而改革開放四十年后,從事這些職業(yè)的人已經很多了,自然也成了“平凡崗位”了。所以某種程度上說,“孩子將來是個平凡人就好”,未必意味著“對孩子的實際要求就降低”了。
愿家長們“能接受孩子將來是個平凡人”,轉化為一種淡然理性的心態(tài)。眾所周知,當前社會的激烈競爭,無限下移到低齡層。“贏在起跑線上”,或者說擔心孩子“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導致基礎教育甚至學前教育領域有競爭失序之嫌。越是大城市,各種課外輔導班越是火爆,反映出不少家庭“就是怕孩子競爭上跟不上”。其實,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一些望子成龍的虎爸虎媽們拉快了節(jié)奏。如果大多數(shù)家長真正接受“孩子平凡論”,意識到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馬拉松,而是“朝著不同方向走”,讓孩子按照天性特點發(fā)展,很可能我們的教育更接近教育的本義——教育即生活、生長,實現(xiàn)人的充分發(fā)展,而不是被分數(shù)、考試、競爭桎梏。
孩子將來是平凡人,明白干那一行,都能出彩,都能實現(xiàn)人生價值,都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你。朝著這個方向教育孩子,大體不會錯的。何必給孩子起無比生澀難寫“本想讓孩子與眾不同而實際上讓Ta在今后的生活中苦不堪言”的名字呢?當孩子只盯著那些成績更好的人而對身邊的其他優(yōu)秀視而不見,就要提醒TA“三人行必有吾師”了。把所有人都趕上文化課考試決勝負的慘烈競技場上,是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中國有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職業(yè)教育體系,可卻培養(yǎng)不出足夠的適應產業(yè)升級的工匠、技師,還不是因為“家長認為孩子做技工丟人”?教育是喚醒,是給孩子足夠的選擇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并從中得到快樂和滿足感,教育不是培養(yǎng)大人物,而是讓每個人意識到“我本平凡,平凡的人做平凡的工作,能做出不平凡的成就,并因此快樂”。
大多家長接受“孩子會是平凡人”,那就這樣去做吧。教育即生活,即成長。教給孩子如何像個平凡人一樣生活工作這一項上,我們的教育體系中欠缺的可不少。最近媒體報道,大城市很多小學生從未在學校拉過大便,有憋大便習慣的小朋友超出90%,不排除學校廁衛(wèi)條件因素,但孩子像正常人一樣吃喝拉撒能力也太欠缺了吧,而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成績很棒啊。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