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了幾十年奶牛的山東奶農裴樹克去年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倒奶”。“200多公斤牛奶,‘嘩’地一下全倒在地上,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兩鬢有些斑白的裴樹克仍難抑淚水。然而,裴樹克和他的同行們并未料到,“倒奶”只是個開始。2014年年底以來,國內奶牛養(yǎng)殖戶殺牛棄養(yǎng)現象頻頻出現。在北京、山東、陜西等多地,由于原奶價格低迷,一些地區(qū)傾倒鮮奶、賣牛宰殺現象仍在持續(xù),部分養(yǎng)殖戶損失慘重(據6月23日《經濟參考報》)。
報道顯示,山東生鮮乳收購價格從2014年3月開始持續(xù)走低,11月、12月急劇下滑。到今年第17周,山東牛奶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96元,同比下降30.84%,遠低于每公斤3.5元的綜合成本價。其中,小散戶和小區(qū)受沖擊最為明顯,牛奶收購價最低可達到每公斤1元,毫無盈利可言。2014年下半年甚至爆發(fā)了史上最嚴重的“倒奶”風波。這樣的巨大結果反差確實讓人有些不可思議,按說,作為提供原料奶的奶農,理應與乳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事實上,由于奶農生產的原料奶完全受制于乳企,再加上井口奶粉原料價格的低廉,奶農實際上處在乳企與進口原料奶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無論售價還是質量標準,全部受制于乳企,奶農幾乎沒有絲毫抵抗能力,在“奶價低于水價”,完全由乳企操控的單一市場面前,奶農除了看乳企眼色和分一點“殘羹”,根本就沒有第二項選擇。
實際上,在新西蘭、美國、澳大利亞等乳業(yè)發(fā)達國家,生乳收購大多都采用分級標準。即使在我國的上海,對于生鮮奶的收購價格也是“按質論價”,按照合同條款約定,由第三方通過檢測給出質量數據之后,乳企按合同執(zhí)行價格,但在這些“倒奶”地區(qū),散戶奶農實際上是處在一種非常盲目的狀態(tài),價格和質量標準上完全由乳企“說了算”,無論乳企產品在市場上銷售或取得效益如何,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yè),都會把最大限度的降低原料成本算在奶農頭上,這樣的乳企+奶農的運營模式,企業(yè)在把自身和所屬基地市場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同時,卻把幾乎所有風險都轉嫁到散戶奶農頭上,即使由奶農自發(fā)組成的“合作社”同樣也無法避免。
顯然,有眾多散戶奶農提供充足的原料奶供應,國內乳企要像國外同類企業(yè)或像上海地區(qū)那樣“按質論價”,既缺乏動力,也沒有維持現狀對乳企更“劃算”,而對于眾多奶農散戶,要一步邁入“乳企家族”,成為能與乳企同甘共苦的“家庭成員”,顯然也不現實。因此,必須在現有乳企+奶農之間增加法規(guī)制度這一“第三方”。從奶農眼前遭遇的困境就不難看出,雖然散戶奶農都與乳企簽訂了原料奶“供應合同”,實際上他不僅是奶農眼里的“霸王合同”,所有主動權均掌握在乳企一方,乳企甚至還可以借國家質量標準嚴格,來隨意“刁難”奶農并壓低價格,而包括原料奶質量檢測和鑒定權又都在乳企手里,原料奶究竟質量如何,只能任由乳企“說東既東、說西既西”,奶農如果有半點質疑,乳企一句“不收”,就足以讓奶農“倒奶”。
其實,盡管原料奶基地與乳企一體化是很多國外乳企的發(fā)展模式,也是現代乳企業(yè)的大勢所趨,但“乳企+奶農”的發(fā)展模式顯然更符合我們的“國情”,如果中間加入完善的法規(guī)制度保障,確!鞍促|論價”并將這種質量檢測權交由奶農與乳企之外的“第三方”,也未必不是一條更符合實際情況的乳業(yè)發(fā)展之路。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當有所作為,在轉變政府職能的過程中,應扮演好乳企與奶農之間權益平衡的角色,引導和幫助奶農與乳企構建一個法規(guī)制度上“第三方”,并及時向奶農發(fā)布原料奶相關權威信息,鼓勵雙方尤其是奶農要善于運用法律武器來捍衛(wèi)合同的公平和嚴格履行,引導乳企在發(fā)展企業(yè)自身的同時,要充分兼顧奶農利益和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確!叭槠+奶農”這種模式在法規(guī)制度的監(jiān)督保障下,也能得到健康發(fā)展。(朱永華)
(責任編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