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州市仲愷平南小學,有一座空中農(nóng)場。每周的勞動課上,都會有一群小學生來到樓頂,打理他們的農(nóng)場,足不出校體驗種植的樂趣。
為什么要建一個空中農(nóng)場?該校負責人坦言,因為校園里除了運動場外,沒有更多空地,只好向樓頂要空間。
那農(nóng)場可以發(fā)揮什么作用?學生“下地”勞動,增長見識,采摘、義賣,感受勞動價值,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綜合素質(zhì)……農(nóng)場就是課堂,植物就是老師。想想孩子們除草、施肥的身影,想象一下他們擺攤義賣做公益時臉上的表情——誰不想自己的學校里有一個農(nóng)場呢?
弘揚勞動精神,重視勞動教育。去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要求,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當前,有關(guān)勞動教育各種探索,正在各地火熱進行中。但也必須承認,勞動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對一些學校而言仍然是一道難題。從這個角度看,校園空中農(nóng)場多多益善。
應該說,在校園里打造農(nóng)場,很多學校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仲愷平南小學的思路,可以推廣、值得借鑒。那就是立足自身實際,盡力盤活現(xiàn)有閑置資源,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有條件的就開辟一方勞動天地,沒條件的可以主動“走出去”。比如一些學校讓學生在家洗碗掃地、在校保潔綠化、在校外職業(yè)體驗,讓教室課堂與家庭、與自然、與社會貫通起來,搭建渠道和平臺,讓學生更好感受勞動的魅力。
(責任編輯:李焱)